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年度报告

作者: 时间:2022-01-08 点击数: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ORDOS VOCATIONAL COLLEG


          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年度报告

   学院网址www.ordosvc.cn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报告编制说明

为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积极发挥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预警,健全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联动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编制和正式发布《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市场需求与就业工作的推进、学院就业创业工作举措、就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所涵盖的指标包括就业率、就业去向、工作满意度、专业相关度、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等多个方面。

报告数据来源于:一是北疆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全国就业管理系统。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 2021 8 31 ,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就业去向落实率、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二是自治区就业指导中心反馈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问卷调查数据使用数据涉及就业相关分析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简介

学院概况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学校代码:14248。前身原伊盟师范学校、伊盟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伊克昭盟分校)是2007年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2009年4月在教育部备案,由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校园建设

学院坐落于资源富集、环境优美的国家4A级旅游城市——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占地1015亩,校区规划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学院环境优美,是鄂尔多斯市花园式学校、园林式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普通高校学生工作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工290人,其中专任教师23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4人,副教授96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155人。现有自治区教学名师6人、自治区教坛新秀6人、院级教学名师9人、院级教坛新秀15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技能大师2人,高级技师9人、技师21人,高级工44人,工程师32人,兼职教师45人,“双师型”教师87人。

专业设置

学院现设化学工程系、资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人文管理系、基础部、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9个教学系部及内蒙古电大鄂尔多斯分校和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院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开设智能煤矿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应用化工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等61个专业。建成自治区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8门、5门课网络数字教学资源库。

实验实训及信息化建设

学院投资3亿元建成高起点、高标准的化工、机电、煤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建筑工程等实验实训室95个,多媒体教室92个,图书馆藏书22万余册,中文纸质期刊370余种,电子图书24万册,计算机机房拥有计算机1000台,3000兆网络覆盖全校园。学院承担数字鄂尔多斯、智慧鄂尔多斯建设任务,是“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学院档案室被自治区档案局评为一级档案室、2015年被遴选为自治区仅有的两家国家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办学特色

学院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紧把握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鄂尔多斯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达拉特旗经济开发区区等经济开发区各类企业建立产学研校企合作关系,构建校政行园企人才培养培养合作机制,大力推进“订单培养”“冠名培养”,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1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搭建平台。

人才培养

学院秉承“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的校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实现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积极组织实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是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单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化工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建筑室内设计等4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通过教育部验收。申报并承担教育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9个,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学院现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10000多人,其中三年制高职学生5300人,电大本专科在读学生6497人。

 

学生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职业教育为地区产业转型发展服务、产教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理念,同鄂尔多斯集团、内蒙古久泰能源、内蒙古汇能煤化工集团、内蒙古开远实业集团、新奥新能能源、北京达内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乌兰集团、内蒙古飞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五十铃汽车)等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与合作企业共同举办“鄂尔多斯集团冠名班”“内蒙古久泰能源冠名班”“新奥班”“乌兰集团冠名班”“鄂尔多斯大草原冠名班”“内蒙古开远冠名班”“鄂尔多斯体验佳文化冠名班”“奇瑞汽车冠名班”“中国长城计算机冠名班”,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校内专业带头人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为学生颁发奖学金,在工学交替、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为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研发

近年来,学院获批准立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自治区级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获批准立项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自治区教育科学 “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等70余项;获得全国煤炭行业专利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规划教材等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1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人被聘为鄂尔多斯市科技顾问,17人入选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专家库。课题立项的层次与规模、科技成果的质量与数量连续五年位居全区高职院校前列,科技专家规模占比全市高校之首,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频繁开展。获得国家和自治区各类技能大赛三等奖以上奖项60余项。

社会服务

学院坚持以服务求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完成企业及社会就业再就业培训47000余人、创业培训300多人、技能鉴定2400多人。积极拓展培训业务,推进培训基地建设,建立“鄂尔多斯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深圳城市学院鄂尔多斯培训基地”“巴彦淖尔市地税系统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培训基地5个。开展志愿服务,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被评为“志愿者工作优秀集体”。近年来,电大基本实现旗区教学点“全覆盖”,建成20个“农村电大书屋”,加入国家社区教育联盟,获批准成为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鄂尔多斯分中心。在籍学员基本稳定在5000人左右,完成复转军人十期3788人的再就业培训。学院被上级相关部门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内蒙古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鄂尔多斯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鄂尔多斯市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鄂尔多斯市建设行业人员培训教育基地”“京蒙工会跨区域促进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基地”。

 


  录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1

二、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3

三、毕业生就业分布 7

四、毕业生升学情况 12

五、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第二部分 市场需求与就业工作的推进  

、毕业生就业创业背景和市场人才需求  

二、校园招聘会情况 22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特色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 26

二、对接社会需求,把订单培养冠名培养以及现代学徒制建设专业毕业生就业落到实处……30

三、以基层服务为导向,拓展毕业生就业创业领域,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31

四、以两大职教集团和毕业生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构建校政行园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拓展毕业生实训基地,用心构筑就业通道..…………32

从实际出发,引导毕业生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就业,推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 ……………………33

六、推进精准化就业帮扶,做好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工作…………………34

七、用心抓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注册和三方就业协议签署,把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核查关………………………………36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一)总体规模及性别结构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2021届毕业生共计1277人,其中,男生45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5.63%;女生82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4.37%。

(二)生源结构

2021届我院毕业生内蒙古自治区生源1265人,覆盖全区12个盟市,占毕业生总数的99.06%;内蒙古生源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5个市,占区内毕业生总数的75.77%;2021届我院鄂尔多斯市生源37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54.69%;跨省招生11人,分别是山西省生源 6人和甘肃省生源 3人,陕西省生源2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86 %。

1-1  2021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生源地

人数

占比

备注

内蒙古自治区

1265

99.06%

 

山西省

6

0.47%

 

甘肃省

3

0.23%

 

陕西省

2

0.16%

 

河南省

1

0.08%

 

合计

1277

100%

 

(三)毕业生专业分布

2021届我院毕业生从院系分布看,来自化学工程系、资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人文管理系7个系 24个专业。从系部人数分布况看,人文管理系毕业生787人,居全院毕业生人数之首,占年度毕业生总数的61.63 %。

1-2  2021届毕业生院系人数分布情况

院系

专业名称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落实就业方向

人文管理系

90.72%

学前教育

747

678

90.76%

旅游管理

13

11

84.62%

汉语

19

17

89.47%

酒店管理

8

8

100%

信息工程系

81.29%

会计

17

11

64.71%

物联网应用技术

17

16

94.12%

电子商务

41

34

82.93%

计算机应用技术

43

35

81.4%

计算机网络技术

21

17

81.95%

化工系

100%

应用化工技术

31

31

100%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21

21

100%

建筑工程系

100%

工程测量技术

5

5

100%

建筑室内设计

16

16

100%

建筑工程技术

2

2

100%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3

3

100%

机电工程系

91.2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9

28

96.55%

机电一体化技术

70

63

90%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11

11

100%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10

10

100%

电气自动化技术

40

34

85%

汽车工程系

95.56%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23

22

95.65%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67

64

95.52%

资源工程系

95.65%

煤矿开采技术

21

20

95.24%

矿山机电技术

2

2

100%

总计

1277

1159

90.76%

受专业特点和就业市场需求状况的影响,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分布不平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占毕业生总数的58.50%;其他专业比较分散,占比均在10%以下,有5个专业毕业生不足10人。这一情况表明,我院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机制亟待完善,充分考量就业市场需求,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适当控制个别专业招生规模,构建招生——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良性互动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根据北疆就业就业平台、全国就业管理系统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截止2021年8月31日,我院毕业生1277人,就业人数1159人,初次就业率90.76%。毕业生就业去向选择以协议就业为主,通过签订协议就业的毕业生占61.63%;毕业生专升本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2.16%。

1-3  2021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毕业生去向分布

就业人数(人)

所占比例

签订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787

61.63%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1

0.08%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79

6.19%

应征义务兵

8

0.63%

升学

283

22.16%

国家基层项目

1

0.08%

待就业

118

9.70%

合计

1277

100%

(二)男生、女生就业率

从性别看,男生就业人数408,就业去向落实率为89.67%,女生就业人数751,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1.36%,男女生就业去向发展略有不平衡。

1-4 2021届毕业生男女生就业去向分布

性别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去向落实率

455

408

89.67%

822

751

91.36%

总计

1277

1159

90.76%

 

(三)按民族生源就业分布

2021届毕业生中,我院汉族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0.68%,蒙古族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1.41%,满族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0.91%,其他少数民族毕业生的落实率100.00%

1-5 2021届毕业生分民族就业去向分布

民族

毕业生数

生源占比

就业数

落实率

汉族

1095

85.75%

993

90.68%

蒙古族

163

12.76%

149

91.41%

满族

11

0.86%

10

90.91%

回族

4

0.31%

4

100.00%

鄂温克族

1

0.08%

1

100.00%

朝鲜族

1

0.08%

1

100.00%

达斡尔族

1

0.08%

1

100.00%

锡伯族

1

0.08%

0

0.00%

合计

1277

100%

1159

90.76%

(四)文理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

学院2021届毕业生分布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矿山机电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室内设计、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应用化工技术、煤矿开采技术、学前教育、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汉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24个专业。

1-6 2021届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

专业名称

毕业人数

就业人数

落实就业方向

学前教育

747

678

90.76%

旅游管理

13

11

84.62%

汉语

19

17

89.47%

酒店管理

8

8

100%

会计

17

11

64.71%

物联网应用技术

17

16

94.12%

电子商务

41

34

82.93%

计算机应用技术

43

35

81.4%

计算机网络技术

21

17

81.95%

应用化工技术

31

31

100%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21

21

100%

工程测量技术

5

5

100%

建筑室内设计

16

16

100%

建筑工程技术

2

2

100%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3

3

10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9

28

96.55%

机电一体化技术

70

63

90%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11

11

100%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10

10

100%

电气自动化技术

40

34

85%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23

22

95.65%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67

64

95.52%

煤矿开采技术

21

20

95.24%

矿山机电技术

2

2

100%

合计

1277

1159

90.76

上述各专业就业数据表明,我院文理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发展不平衡,工科类专业中煤化工类专业,诸如应用化工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矿山机电技术,制造类专业诸如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建筑工程类专业诸如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能设计等专业落实就业去向占比100%;学前教育等6个专业落实就业去向达90%以上,其他专业落实就业去向占比80%以上,落实就业去向占比60%以上80%以下仅有会计一个专业。

三、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就业企业、就业地区分布情况分析,毕业生主要面向教育、制造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采矿业就业。

(一)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2021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如下表所示,教育(37.72%)、制造业(12.1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2.72%)、批发零售(7.3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88%)建筑业(5.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1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38%)、采矿业(3.58%),上述八个行业占签约就业总人数的86.74%;农林牧渔占比1.3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2.08%、住宿和餐饮业占1.61%、公共管理及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0.92%。数据表明,毕业生就业与区域经济热门产业行业有直接关系我院毕业生主要面向鄂尔多斯市主打产业煤炭、化工电力等行业就业。

1-7   2021届毕业生签约就业行业分布

就业行业分布

专科就业人数

各分部占比

11农、林、牧、渔业

12

1.38%

21采矿业

31

3.58%

22制造业

105

12.11%

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5

5.19%

24建筑业

46

5.31%

31批发和零售业

64

7.38%

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1

2.42%

33住宿和餐饮业

14

1.61%

3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8

4.38%

35金融业

6

0.69%

36房地产业

8

0.92%

3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1

5.88%

3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8

2.08%

3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

0.23%

41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5

5.19%

42教育

327

37.72%

43卫生和社会工作

7

0.81%

4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

2.31%

4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8

0.92%

合计

868

100.00%

从就业职业岗位分析,2021届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岗位,占就业人数的52.4%%,其他人员占40.27%,商业和服务、经济业务其他岗位人数相对较少。

(二)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21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相对比较集中,大部分分布在其他企业(民营企业),占签约就业总人数的50.63%;就业形式多样,灵活就业人员明显增加;国有企业、机关及其他事业单位就业的占签约就业人数的14%。数据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市场集中在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

1-8 2021届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就业单位性质统计表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专科就业人数

各分部占比

机关

3

0.35%

中初教育单位

11

1.27%

其他事业单位

80

9.23%

国有企业

30

3.46%

三资企业

5

0.58%

其他企业

434

50.06%

其他

304

35.06%

合计

868

100.00%

      (三)毕业生就业区域省份分布

我院毕业生绝大部分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毕业主要面向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占比79.84%(签约就业),在北京就业的占比15.9%(主要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

1-9 2021届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就业地区省份分布

就业地区省份分布

就业人数

各分部占比

备注

11北京市

138

15.90%

 

12天津市

1

0.12%

 

13河北省

7

0.81%

 

14山西省

3

0.35%

 

15内蒙古自治区

693

79.84%

 

21辽宁省

1

0.12%

 

22吉林省

1

0.12%

 

31上海市

1

0.12%

 

33浙江省

1

0.12%

 

34安徽省

4

0.46%

 

37山东省

1

0.12%

 

41河南省

1

0.12%

 

44广东省

2

0.23%

 

50重庆市

2

0.23%

 

51四川省

1

0.12%

 

61陕西省

10

1.15%

 

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

0.12%

 

合计

868

(签约就业

100.00%

 

 

(四)毕业生就业地区东中西分布

我院签署就业协议毕业生81.45%集中在西部就业,而且主要集中在经济稳中向好的鄂尔多斯就业,在东中部地区就业的占比较低。

     1-10  2021届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就业地区东中西分布

就业地区东中西分布

专科就业人数

各分部占比

备注

东部

152

17.51%

 

西部

707

81.45%

 

中部

9

1.04%

 

合计

868

100.00%

 

(五)毕业生对企业发展的贡献

1-11   毕业生对企业发展的人才贡献

主要从业企业

人数

就业形式

包头市玉环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6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北京昌平绿贝儿中英文幼稚园

5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北京京师智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7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北京市海淀区凯蒂幼儿园

7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东胜区小车轮绘本图书艺术馆

7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东胜区小福星幼儿园

6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鄂尔多斯集团化工事业部

24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鄂尔多斯市城市人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11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6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博苑草原明珠幼儿园

8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内蒙古春田花花儿童托育有限责任公司

5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

23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内蒙古鑫广进燃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9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伊金霍洛旗阿腾席热镇第五幼儿园

6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合计

130

 

1-10数据表明,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显现,通过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鄂尔多斯集团化工事业部、鄂尔多斯市城市人家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日益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阵地。汇能煤化工集团、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化工事业部等9家合作企业吸纳10.18%的毕业生就业。

四、毕业生升学情况

为让更多优秀毕业生有深造机会,2021年我院与河套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本科院校签订 “专升本”合作办学协议。涉及16个专业283名毕业生升学深造,升学率为22.16%。从各系情况看,升学是人文管理80.21%、信息工程系7.42%、汽车工程系3.18%、机电工程系1.41%、资源工程系0.35%;从升学人数看,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专业212人,占升学人数的74.91%;其次是机电一体化专业10人,占升学人数的4.2%。

1-12  2021届毕业生各专业升学情况

专业

院系

升本人数

占升本人数比例 %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机电工程系

2

0.71

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工程系

9

3.18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工程系

10

4.2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机电工程系

4

1.43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汽车工程系

4

1.43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工程系

5

2.20

汉语

人文管理系

9

3.18

酒店管理

人文管理系

2

0.71

旅游管理

人文管理系

4

1.43

学前教育

人文管理系

212

74.91

电子商务

信息工程系

4

1.43

会计

信息工程系

4

1.43

计算机网络技术

信息工程系

5

2.20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工程系

5

2.20

物联网应用技术

信息工程系

3

1.06

煤矿开采技术

资源工程系

1

0.35

合计

 

283

100

从今年升学情况看,大部分毕业生专升本流向河套大学188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12人,呼伦贝尔学院10人,内蒙古农业大学14人。

 

 2021届毕业生升本院校分布

 

五、未就业毕业生情况

因新冠疫情肆虐及全球经济低迷下行叠加造成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截止20218月31日,学院2021届有118名毕业生处于未就业状态,占毕业生总数的9.24%;未就业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专业、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四个专业,共计87占未就业毕业生总数6.81%

1-13.毕业生分院系未就业情况

院系

毕业生

未就业人数

落实率

占全校未就业总人数比例

人文管理系

787

73

9.28%

61.86%

信息工程系

139

26

18.71%

22.03%

机电工程系

160

14

8.75%

11.86%

汽车工程系

90

4

4.44%

3.39%

资源工程系

23

1

4.35%

0.85%

合计

1199

118

9.84%

100%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院上下团结一心高度重视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群策群力打通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招生就业处会同各系谋划解决待就业、懒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坚持毕业生离校不离线服务,积极开展线上就业指导,及时跟踪毕业生就业动向,对学生进行心理和认识上的疏导,精准推送就业信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截止12月初,我院组织二级院系对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跟踪问卷调研显示,95%以上的毕业生年终实现就业。


第二部分 市场需求与就业工作的推进

一、毕业生就业创业背景和市场人才需求

2021年鄂尔多斯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系列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着力推进“六稳”、“六保”工作进展,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延续良好的增长态势,经济运行基本符合预期,稳中向好。

  (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平稳,经济运行符合预期

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039.89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10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43.28亿元,同比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77.51亿元,同比增长12.9%。   

(二)规上工业增势良好,内部结构实现优化

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居全区各盟市第6位。工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支柱产业“撑”起来。全市规模以上能源、化工、电力、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业六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为98.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8.9个百分点。二是制造业“强”起来。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4%,快于全国制造业增速8.7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为29.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三是新兴动能 “稳”起来。全市非煤工业增加值比重34.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近二成,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新产品较快增长。如聚乙烯、聚丙烯7、乙二醇、尿素、石墨及碳素制品增长势头较快。四是产销衔接“优”起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市工业品去库存取得一定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0.3%,位居全区第六。五是企业盈利情况“好”起来。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2146.7亿元,同比增长40.8%,实现利润总额509.8亿元,两年平均增长29%。

(三)服务业恢复态势良好,企业盈利情况向好

   一是营业收入保持增长。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51.8亿元,同比增长28.3%。所含的十个门类均正增长,增速排名前三的行业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业,增速分别为248.7%、131.4%、117.9%。二是营业利润降幅收窄。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4.2个百分点。三是薪酬待遇明显改善。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应付职工薪酬累计达16.0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排名位列前三的行业为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增长33.5%、29.8%和26.4%。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投资转型加力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同比增长53.5%,居全区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46.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2.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7.9%。一是工业投资占比仍较高。工业投资增长49.3%,占全市投资63.1%,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达59.8%。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长迅速。1-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5.8个百分点。三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加快。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8.4%。

  (五)消费活力有效释放,新兴消费增势强劲

   1-6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4.3亿元,居全区第4位。消费市场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加快。限额以上通讯器材、中西药品类、服装鞋帽类增长势头迅猛,增幅分别为35.0%、75.0%、32.1%。二是汽车类商品拉动作用加大。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推广和旧车换新车给予财政补贴等政策的刺激下,汽车消费势头火热。三是餐费收入快速恢复。去年被疫情压制的餐饮消费潜力得到释放,上半年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97.8%,其中通过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同比增长34.7%。

   (六)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营经济持续恢复

   2021年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对全市经济的拉动能力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户数达到361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76.2%。民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3%,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2.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7.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明显回升。去年全年民间投资增速一直低于全市投资增速。年初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明显回升。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6.8%。民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5亿元,同比增长14.5%。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户数达230户,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的83%,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59.2%,同比增长15.1%。

  (七)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3.8亿元,居全区第1位,同比增长28.7%,居全区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4.7亿元,同比增长25.2%。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731元,居全区第2位,同比增长10.6%,居全区第4位;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86元,居全区第4位,同比增长15.9%,居全区第3位。

  (八)相关指标增势良好,“六稳”“六保”成效显著

   上半年,鄂尔多斯市全社会用电量438.8亿度,同比增长10.7%;其中,全市工业用电量397.3亿度,同比增长10.2%。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18.1亿元,同比增长3.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445.5亿元,同比增长1.8%。全市铁路客运量138.9万人次,同比增长29.2%;货运量21595.1万吨,同比增长20.4%。全市货运量13600.1万吨,同比增长32.0%。全市民航旅客吞吐量95.7万人次,同比增长162.1%;货邮吞吐量3910.2吨,同比增长103.3%。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648人,同比增加1683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0.77%。截至6月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25.5万户,同比增长6.93%,年内新登记市场主体18284户。

2021年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展望,鄂尔多斯市将进一步推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数字转型、创新转型,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推动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和配套坑口电源点建设,开工建设上海庙至山东电力外送通道配套新能源基地,建成汇能长滩、珠江朱家坪电厂。深化煤化工延链补链强链,确保宝丰煤制烯烃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荣信化工煤制二甲醚、默锐高端化学等项目建成投产。实施新能源倍增工程,坚持煤电油气风光氢储多能协同发展、综合利用,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和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积极布局5G通信应用和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产业。提升云计算产业园建设水平,推进北斗智慧工程创新产业园、中国长城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基地、腾讯数字经济产业等项目实施,打造国家数据灾备基地和西北大数据中心基地。布局发展新型碳材料、光电材料、储能材料、高端铝合金等新材料产业,加快锂电池、石墨电极产业化应用,建设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加快推进中国商飞、天骄航空产业项目。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各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新建一批仓储服务中心、标准化厂房、公共管廊和气化岛项目。实施园区主导产业培育提升行动,从产业发展基金中安排一定资金,以市场化方式支持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每个园区重点打造1至2个主导产业,产值占比逐步达到70%以上。创新园区开发模式,支持园区引入战略投资者、专业化园区运营商开展合作,鼓励与发达地区、周边地区合作共建园中园、飞地园。构建全域文旅新格局,优化“四带一区”发展布局,深入实施A级景区质量提升工程,建成市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交通及配套设施。建立重点文旅项目库,推进阿尔寨石窟保护、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海洋馆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建七星湖国家5A级景区,支持有条件旗区创建自治区级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做到“一部手机游鄂尔多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完成鄂尔多斯非遗馆改造提升,加快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打造高品质文旅“产品包”。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组织好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发展乌兰牧骑事业。加强与陕甘宁等地红色旅游融合互动发展,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进“文化+”“旅游+”,培育壮大乡村游、研学游、康养游、工业游、自驾房车游等新业态,推动文旅产品融合、业态融合。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大力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分时分级分类差异化支持文旅消费措施,培育壮大文旅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文旅消费质量水平。办好草原丝路文化旅游节、冰雪那达慕等重点活动,统筹实施一批文旅惠民项目,有效带动文旅消费。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瞄准目标市场开展精准营销,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旅游新IP。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市经济运行呈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一批重大项目的建成投运,必将催生大量用工需求,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校园招聘会情况

2021年,为应对经济下行和新冠状病毒肺炎继续蔓延叠加造成的严峻就业形势,我院多措并举,逆势而上,举办各种形式的招聘会,把毕业生就业落到实处,打通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去年下半年以来,以2021届毕业生为主体,引百家企业进校园,召开校园招聘会6场,专场招聘会7场,小型招聘会13场,参会企业100多家,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通道。

2-1  2021届毕业生大型校园招聘会

时间

招聘会名称

参会企业

岗位

用工需求

2020.09

秋季大型化工

校园招聘会

鄂尔多斯集团、久泰能源、博大实地、新奥集团、汇能煤化工等

工艺操作、设备检修、

300

2020.09

校园招聘会

奇瑞汽车、山河巨鼎、内蒙古五十铃

操作、设备检修维护

400

2020.09

秋季大型汽车校园招聘会

鄂尔多斯汽车职教集团理事单位

制造安装、维修维护

280

2021.05

夏季

校园招聘会

鄂尔多斯各工业园区入住企业

机电、制造等维护修

450

2021.06

夏季大型校园招聘会

鄂尔多斯化工职教集团理事单位

工艺操作、设备检修、人员

380

2021.10

秋季大型校园

招聘会

鄂尔多斯汽车职教集团理事单位

制造安装、维修维护及售前、售后服务等

320

2-2  2021届毕业生校园专场招聘会

招聘会时间

专场招聘会企业

岗位设置

用工需求

2020.09

康巴什区东泰装潢设计中心

室内设计师、施工员

30

2020.11

内蒙古蒙发煤炭责任有限公司

煤矿掘进、安全

15

2020.11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工艺操作、设备检修、DCS操作人员

40

2021.04

40

2021.05

开远集团益民煤矿、东博煤矿、呼家塔煤矿

矿山机电、采煤掘进操作工

20

2021.05

冠名培养宣讲会。鄂尔多斯集团化工事业部、内蒙古久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能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晶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

工艺操作、设备检修、DCS操作人员、水处理

200

2021.06

建筑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金长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

建筑施工员、监理员、平面设计师

100

2-3   2021届毕业生小型校园招聘会

时间

聘 企 业

招聘岗位

2021.05

北京中煤煤炭洗选技术有限公司

电工、巡检工

2021.05

内蒙古德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车工、机修工

2021.06

鄂尔多斯不市电冶余热发有限公司

运行操作工

2021.06

内蒙古必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电气工程师

2021.06

内蒙古双欣环保有限公司

工艺巡检

2021.06

内蒙古泰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员、支架装配工

2021.06

巴林石化大成检修有限公司

运行电工、焊接工

2021.06

内蒙古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操作工

2021.06

京东物流

配送员

2021.06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工程师

2021.06

鄂尔多斯东胜区梦起点教育培训学校

培训师

2021.06

五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天国际装饰公司

培训师

2021.06

内蒙昕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工程师

2021.06

南京LG化学有限公司

信息工程师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助力企业发展生产,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搭建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招聘对接通道,我院将线上招聘会与线上招聘会相结合,广开就业门路,同鄂尔多斯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合作举办“2021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鄂尔多斯招聘大会暨冬季网络专场招聘会”,为2022届毕业生和尚未就业的2021届毕业生求职就业搭建平台。

上述各类招聘会,参加线下或线上双选会大型企业有北京中煤煤炭洗选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浩信机械有限公司、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达拉特分公司、鄂尔多斯集团、鄂尔多斯源盛光电有限公司、内蒙古汇能煤化工集团、内蒙古久泰能源有限公司等大企业,占招聘单位的30%;中小企业占招聘单位的70%。从招聘单位的地区来说,本地企业占90%以上,亦有山东青岛海尔集团、京东物流、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南京LG化学有限公司、深圳市凡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部分外地企业。

第三部分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特色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202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之年。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全区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人社部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21]5号)精神,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毕业生需求,真心实意为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和学生办好事、实事、解难事,广泛动员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投身到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之中,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统筹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毕业生就业创业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

(一)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党政一把手工程”

学院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内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党政一把手工程,将毕业生就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之重。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理念,以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为目标,坚持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把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年初以来,学院党委和行政先后四次召开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题工作会议和调度会议,就做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号召全体教职员工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细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责任到人,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压实工作责任,营造了“全员参与、师生同力”的良好工作氛围。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预算方案,切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资金投入。

(二)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聚焦立德树人,深化就业引领

进一步健全“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分工负责、协同推进、院系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广泛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打造全员关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效应。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帮助毕业生合理就业、正确择业的工作中,我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各院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毕业生就业创业价值观教育主题活动,诸如:人文管理系举办“品红色经典 忆峥嵘岁月 展人文风采”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暨庆祝建党100周年展演活动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感统课开放日活动” 息工程系党总支开展“分享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汽车工程系“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演讲比赛,以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就业价值观教育。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大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成才观,践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就业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就业创业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在知识传授、技能培训基础上注重对大学生的就业引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就业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善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学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的感人故事、扎根基层一线的毕业生代表、为国家事业矢志奋斗的校友典型作为活教材,运用“互联网+”创新开展“最后一堂党课”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奋斗奉献。

(三)建立“学生成长与就业指导工作室”

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和“一对多”小组交流、团队互动式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准确评价和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就业方向。

(四)加强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规范化建设,形成模块化的教学体系,分年级、系统化地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充分利用各类国家、自治区和高校教育资源,开发、共享一批线上就业创业精品课程和就业创业讲座视频,方便毕业生点播观看,帮助学生科学进行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五)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

加速就业服务信息化进程,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毕业生就业服务技术,完善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准确把握毕业生就业意向和用人单位需求,以北疆就业、24365校园招聘服务网、学院官网、二级院系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鄂职就业群等为平台及时推送就业政策、发布就业岗位,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做到就业信息发布准确、及时。

二、对接社会需求,把订单培养、冠名培养以及现代学徒制建设专业毕业生就业落到实处

(一)对接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实现招生即招工、实习与就业联体

面对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学院确立社会需求、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学改革、就业工作五位一体的长效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大力推进“订单培养”和“冠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年初以来学院招生就业处会同二级院系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鄂尔多斯高新技术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达旗经济开发区(三垧梁工业园区)进行社会调研,了解和把握用人单位“用人难”“用工难”的实际情况和用工需求,为园区所属企业输送对口专业毕业生。同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化工事业部等企业举办“鄂尔多斯化工工艺冠名班” “开远智能矿山机电冠名班” “雍贵酒店管理冠名班” “达内时代科技冠名班” “内蒙古五十铃汽车冠名班”“鄂尔多斯草原冠名班”。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区域经济,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绿色通道。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搭建平台。学院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鄂尔多斯及晋陕蒙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管理人员,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二)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截止2021年7月底,我院同鄂尔多斯集团、内蒙古汇能煤化工集团、新奥集团、久泰能源、长城计算机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等120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00多个,为毕业生实习就业找到了“婆家”。开拓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渠道,成功举办春秋两季“引百家企业进校园大型招聘会”,邀请100多家合作企业参与双选会,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平台。

三、以基层服务为导向,拓展毕业生就业创业领域,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在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院按照教育部、教育厅2021年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创造条件,多方拓展就业渠道,启动实施2021年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持续推出各种形式的招聘会。从去年9月至今,举办大型招聘会6场,小型招聘会、专场招聘会10多场,吸引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搭建了平台。截止8月底,我院1159个毕业生落实毕业去向,实现初次就业。在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进程中,我院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组织“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以及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招聘信息的宣传,聚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到第三产业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抓住国家扩大专升本比例机遇,引导毕业生参加专升本报名和升学推荐工作。 2021届我院283名毕业生经考核、推荐实现专升本,继续上学深造。鼓励毕业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举办最新征兵宣传讲座、政策咨询现场宣传活动,印发征兵宣传手册、士兵典型事迹报告会、爱我国防演讲比赛活动、征兵政策主题班会、征兵主题短视频大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征兵政策。对毕业生采取一对一电话普及征兵政策,建立征兵工作微信群,解答毕业生提出的关于征兵政策的各种问题。截止5月底,我院8名学生通过全国征兵网报名。

四、以两大职教集团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构建校政行园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拓展毕业生实习实训基地,用心构筑就业通道

学院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以汽车和化工两大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紧紧围绕鄂尔多斯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探索工作,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引导、校企合作的办学原则,构建校政行园企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以行业为引导,同内蒙古煤炭协会、内蒙古化工协会等行业协会建立常态工作联系机制,开展在岗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行业技能大赛,与内蒙古煤炭管理培训中心签订合作协议,联合进行煤炭系统特殊工种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并发布岗位技能证书;同各行业协会合作开展在岗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行业技能大赛;与鄂尔多斯建筑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毕业生就业基础,提升就业实践能力和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依托工业园区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与山东、江苏、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优势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鄂尔多斯高新技术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达拉特旗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建立校园合作关系。学院作为园区的“人才培养基地”,园区作为学院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双方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技术研发和攻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在校园合作的平台上,园区将企业推向学校,将学校引进企业,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精准开展生源地和园区企业招聘工作,为园区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实现了校园企的互惠双赢。

五、从实际出发,引导毕业生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就业,推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

近年来,我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大、人数多、就业困难。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院人文管理系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就业的思想和理念,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一方面备战备考,参加国办幼儿园教师招考,一方面参加民办幼儿园、早教机构、银行、保险服务行业、中小微企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用人单位的招聘会,使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上届毕业生就业出现较大改观。截止8月底,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90.76%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57个百分点。

六、推进精准化就业帮扶,做好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工作

(一)建立健全资助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及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学工就业部门牵头、院系和财务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学生“资助和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切实措施,对有就业意愿并愿意接受帮扶的重点群体毕业生实施100%的帮扶。

(二)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台账”,扎扎实实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办实事、解难题

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开展帮扶工作。建立精准就业帮扶档案,做到底数清,任务明,管理规范。各系毕业生就业辅导员每周及时在班主任工作微信群通报各班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情况,通过调度和动态排名强化班主任就业工作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感,强调重点帮扶工作要及时追踪跟进,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就业服务微信群,及时推送就业信息、专升本考试信息,耐心细致解答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班主任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进行心理疏导,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切实打通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对建档立卡家庭毕业生就业和升学给予特殊照顾,经系部主任推荐,信息工程系物2018级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刘文华、会计专业毕业生高红利,顺利完成专升本的报名和推荐程序。2018级会计专业毕业生徐志航等6名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学院减免学费2.2万,并推荐到内蒙古弘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工作。完善毕业生离校后就业帮扶机制,开展就业困难和贫困家庭毕业生电话走访慰问工作,对离校后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定期跟踪回访,定期通过微信、电话、QQ群等向帮扶对象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指导,使他们离校后能继续得到学校的就业创业帮扶,让就业帮扶工作形成常态。

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金帮扶,为132名贫困家庭毕业生申请求职就业补贴19.8万元,为423名贫困毕业生伙食补贴4.1万元,切实减轻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经济压力。

(三)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质量和水平

一是按照自治区就业指导中心的要求,利用“北疆就业”一体化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提高就业服务智慧化水平;二是利用“北疆就业”平台网上学习资源,持续不断给学生推送线上职业生规划优质教学资源,诸如:大学生生涯教育第一课“一校一品、一校一课”系列活动内蒙古大学站“职”引未来沙龙分享会——互联网行业专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三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专题班团会、就业指导分享会,加强对毕业生诚信教育和管理,普及就业创业有关法律法规知识,邀请鄂尔多斯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鄂尔多斯律师事务所主任、自治区第十二届政协委员、鄂尔多斯市第四届政协常委---王晓莺律师以“与法同行'典'亮生活”为题,到学院做法治公益巡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切实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

七、用心抓好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注册和三方就业协议签署,把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核查关

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21〕32号)精神,用心抓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注册各环节工作,深入推进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自觉做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三严禁、四不准”,努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打通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后一公里。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学生和家长负责。截止八月二十日,我院对已落实就业去向的1159人的学生信息(含专升本、应征入伍)进行了全面核查,毕业生就业信息真实,无造假现象。

八、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问卷,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毕业生就业跟踪问卷调研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网上问卷调查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师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从7月下旬开始,学院招生就业处会同学院学生工作部、学院团委,围绕敬业精神、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工作能力、个人约束力、工资待遇、工作态度等项目,深入鄂尔多斯集团化工事业部、新奥集团、奇瑞汽车、汇能煤化工集团等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问卷调查,同用人单位就业部门主管、招聘经理、毕业生举行座谈会,组织问卷调研,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和把握不同用人单位及岗位实际,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对大学生能力素质要求,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形成学生学业与职业双向互动的良性机制,推动毕业生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就业 。

九、实施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制定《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特点和学生就业创业要求,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教研室,将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业讲座和创业沙龙活动。强化师资机制,选拔德才兼备、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课教师,充实到创业就业课程教研室,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和资金扶持力度。投资40多万元,建设I创空间,设置鄂职· e等9个双创工作室,参与学生200多人,各团队有序进行双创实践活动,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亮丽风景线;设置创新创业经费预算50多万元,用于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和双创技能大赛,为扎实有序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共同推动校园双创工作。2021年我院同内蒙古八方凡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子商务直播工作室”“电子商务运营工作室”,依托电子商务专业背景,致力打造集教学实践、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新媒体推广运营中心,培育技能扎实的电商运营团队,助力乡村振兴与区域产业发展;同内蒙古飞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构建人才共育合作机制,企业在学校设置工程师工作室学校在企业设置导师工作室,双方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在矿用特种车辆的使用、改装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培养学生在生产领域独立进行技术研发和攻关的创新精神;吸引北京京师智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赞助我院建成育婴保育实训室、感觉统合实训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课程仿真实训创造了条件;依托鄂尔多斯集团化工事业部,在棋盘井工业园区建立化工产业学院;与奇瑞汽车合作共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奇瑞汽车产业学院”,校企双方专业设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选用、科技研发、职工培训、联合招生及毕业生实习就业诸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营造双创育人良好环境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教育氛围。4月下旬我院隆重举办了以人·车·生活·职业教育为主题,以汽车文化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师生互动体验为支点的鄂尔多斯职业学院“首届汽车文化月活动”,吸引鄂尔多斯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融入校园文化,校企联姻,师生互动,让汽车文化走进校园,培养大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打造汽车职业教育品牌文化,推动校园创新文化健康发展。9月下旬,我院汽车工程系杜秀波老师率队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襄阳市政府支持的全国大学生汽车巴哈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大赛主要是进行越野汽车设计、制造和检测,由此培养学生汽车研发和制造、改进的创新精神,推动学生创业实践和就业。

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实战能力的培养,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专项建设资金,广泛动员全院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引导和组织学生投入双创项目建设,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平台”,培养学生敢闯的素质、会创的能力。4-8月举办第四届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双创项目申报。8月参加自治区决赛,汽车工程系郝巧梅、杜秀波、李波三位老师指导的《矿区特种车辆改装的研究与技改——矿用特种车辆新型销轴的应用及推广》项目获职教赛道银奖,资源工程系张磊、李绍良老师指导的《一种预拌混凝土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项目获高教赛道铜奖。大赛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有力激发了广大师生创新创业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积极参与“创行鄂尔多斯”大学生青年创业就业圆梦行动暨鄂尔多斯“扬帆筑梦 就创未来”高校毕业生助农直播节系列活动。让大学生“直播助农”成为搭建乡村振兴平台的有益补充,传递公益责任和社会责任,弘扬爱心与正能量。同时为校企合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了新活力,形成了探索直播电商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我院近300名学生接受2021年鄂尔多斯市直播电商大赛网络直播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工程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邵清、罗娜、司敬赠参加鄂尔多斯市直播电商大赛网络直播大赛荣获2021年度“鄂尔多斯市大学生直播助农达人”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和自治区高校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格局、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一如既往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各项工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解决好用人单位及师生的“急难愁盼”诉求,创新毕业生就业举措,为鄂尔多斯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奋斗,让青年学生出彩人生、放飞梦想,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四部分 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毕业生就业特点

(一)毕业生就业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大产业就业分布发生显著变化

从三大产业毕业生就业分布来看,我院2021届毕业生在第一产业就业12人,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1.04%;在第二产业就业的235人,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20.43%;在第三产业就业903人,占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20.43%。毕业生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显著提高,表明我院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合理,适应了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

(二)毕业生就业趋向多元化,择业趋于理性

2021届我院毕业生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占比相对上年度变化不大,升入本科院校就读的毕业生相对去年大幅增多累计专升本毕业生283人,占毕业生总数22.32%,比去年递增11.47%。这表明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择业趋向追求稳定。

(三)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广泛,学校推荐依然是就业主渠道

2021届我院毕业生在内蒙古就业的有693人,占全部签约就业毕业生的79.84%;异地就业174人,分布在广东、山西、重庆16个省份,占全部签约就业毕业生的20.16%。从占比上看,毕业生择业以本地为主,外地为辅,表明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逐渐多样化。从毕业生就业途径或渠道来看,90%以上毕业生通过学校双选会、大型校园招聘会、专场招聘会择业就业,自主就业仅占10%,所占份额较低。

(四)文理工毕业生就业发展不平衡,工科毕业生就业机会多于文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

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的机械、自动化、数控、汽车制造类业以及煤化工产业相关的应用化工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等工科专业毕业生,与鄂尔多斯装备制造、煤炭、化工主导产业用工需求紧密联系,供不应求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与“争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文史类专业由于毕业生规模较大、就业渠道较窄,受用人单位学历要求高等因素的制约,各专业学生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压力较大,求职者竞争激烈,特别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就业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显,2021届文史类会计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64.71%,远低于工科类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文科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尽管2021届毕业生90%落实了毕业去向,但是与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期盼尚有一定的差距,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好就业、高质量就业依然任重道远

(五)民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从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走向看,民营企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流向单位,80%以上的学生进入民营企业就业,主要涉及第二产业的建筑、煤炭、化工、装备制造以及第三产业的电子信息、基础教育、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等领域,民营企业在保障学生就业中起到了“稳压器”的作用。一方面,这与我国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学院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订单培养“冠名培养”,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了广阔平台。

(六)毕业生就业期望居高不下,“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2021年入春以来,我院招生就业处组织各院系开展“访机关、进园区、问企业”的社会调研,获悉:近年来毕业生就业一方面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对就业地区、工作环境及薪酬待遇等要求较高,不愿意到乡镇、中小企业就业,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另一方面,基层一线特别是偏离市区的中小型企业人才奇缺,渴望大学毕业生能助一臂之力,年年要人却年年落空,没有多少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地方去,在岗的也相互攀比,跳槽现象频繁,其结果是“要不到、分不来、用不上、留不住”。这样造成毕业生为一个较优越的职位竞争激烈,从而使不少毕业生错过择业良机。

(七)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加大差距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看重“人品”和能力,对专业反而越看越淡。不少用人单位已经开始对接收毕业生持“宁缺毋滥”的态度。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以及那些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有各种特长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八)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缺少标准

在近五年对用人单位用工需求调研以及毕业生双选会举办过程中发现,中小企业包括一些大企业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规划,多数企业尚未制定企业人才储备及发展规划。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当出现用工荒的时候临时“抱佛脚”,期望高职院校急速给企业提供“实习工”,以减燃眉之急;选择人才不是过分注重文凭就是过分注重经验,也不做职位调查和岗位分析,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考评选拔人才重学历甚至唯学历。

二、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

(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毕业生人数1268人,比2020年增加59人,递增4.88%,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依然较大,比2020年增加76人,递增11.32%

(二)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广泛,呈现多元化态势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毕业生就业行业出现新变化,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贸服务业等服务行业就业比例出现较大提升,主要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推动了服务行业就业的增加,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制造业人力资源需求依然旺盛

2021届毕业生重点行业就业变化图

 

(三)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成为就业主旋律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电力、装备制造、煤化工等产业不断升级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及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产业不断培育壮大,健康养老、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宽松的就业环境和良好的人居环境使鄂尔多斯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区。2021届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在鄂尔多斯市就业,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采矿、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达到25%以上,体现了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

  (四)互联网+新业态+新职业,直播带货平台催生高职毕业生新的就业领域

     根据毕业就业创业问卷调研反馈信息,由互联网催生的各种新职业,应届毕业生们是踊跃的尝鲜者,在毕业生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排行榜中,有40%选择了主播/网红。近年来,伴随我院专业设置的不断优化,办学条件的改善,除电子商务毕业生选择电子商务或跨境电商企业就业,其他专业包括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亦开始钟情直播平台的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时代下,数据显示,有超过15%的毕业生向往创业,互联网依然是首选 ,其中高达46%的人会选择自媒体等新兴互联网创业项目。

 

 

 

 

 

 

 

 

 

 

 

 

 

 

 

 

 

 

第五部分 毕业生就业反馈与社会评价

一、对就业相关情况的反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水平,了解和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2021年我院招生就业处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自治区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组织二级院系2021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毕业生1094人(图5-1.),占毕业生总数的86.28%;组织60多家企业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跟踪问卷调查。通过对调研问卷的分析梳理,加深了我们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反思与认识。

(一) 毕业生就业跟踪问调查新信息汇总

(二)毕业生求职就业主要路径平台

参与问卷的953名毕业生反馈其择业求职信息路径或平台主要是升学订单培养和顶岗实、校园求职网站及北疆就业、亲戚朋友介绍及其他渠道,其中毕业顶岗实习占26.96%、升学的占29.70%、亲戚朋友介绍占11.86%、直接用人单位申请就业的11.75%、校园招聘会占5.35%、学院及北疆就业求职网站占8.29%。调查数据表明毕业生获得求职信息来源广泛,渠道畅通学校组织顶岗实习(主要是在联合订单培养和冠名培养企业实习)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重要渠道;升学占比较高,为未来更好择业就业夯实了基础

(三)疫情对就业的影响

调查数据反馈,44.34%的毕业生认为疫情对求职就业不受影响,14.71%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疫情影响不大,35.62%的毕业生选择求职就业

5-3.  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度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四)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2021届毕业生935人就业现状参与调查,满意度表现内涵丰富,67.06%的毕业生认为满意13.80%的毕业生认为很满意,14.97%的毕业生就业现状不满意,4.17%的毕业生对就业现状很不满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一是收入低,与自己的预期存在差距;一是对工作氛围和工作条件不满意。

5-1.2021届毕业生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调研

 

 

就业现状满意状态

问卷人数

占比%

备注

满意

627

67.06

 

很满意

129

13.8

 

不满意

140

14.97

 

很不满意

39

4.17

 

合计

935

100

 

(五)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

学院2021届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4.03%。其中,建筑室内设计、矿山机电、煤矿开采、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应用化工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契合度较高,大部分毕业生均以专业作为“敲门砖”实现了就业,这既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毕业生发挥自己专业知识技能,促进其职业发展。

毕业生选择从事与专业不相关工作岗位就业的原因,主要有“实现先就业再择业” “专业无关类工作收入更高”。在当下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态势下,表明毕业生就业观念灵活,“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逐渐“强化”“定势”;同时,收入预期和职业规划也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参考。

二、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

根据反馈数据显示,20211094个问卷调研毕业生中989个对母校的满意度作了总体评价,占比90.40%。其中评价很满意33.87%满意的占60.47、很不满意的占2.02%、不满意的占3.64%数据表明毕业生对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等认可度较高。

5-5  2021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

(二)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

学院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为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查反馈数据显示,2021届毕业生对于教学的满意度94.94%,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与此同时,从反馈数据中也反映出学院在教学中亟待改进的问题,诸如:19.25%的毕业生认为课程内容需要改进,41.56%的毕业生认为学习和实践环节需要加强,22.19%的毕业生认为课堂学生参与度不够,28.0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效果需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亟待学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就业这个根本,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课堂参与互动,不断提升毕业生综合职业技能练就扎实过硬的就业本领

5-6  2021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

三、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反馈

(一)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

2021届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3.36%;对就业指导服务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为94.57%。毕业生对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指导服务课程总体比较满意。

5-7 2021届毕业生对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和服务满意度

5-8.   2021届毕业生对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和服务满意度

 

(二)毕业生接受各项求职服务情况

2021届毕业生中,95.38%以上毕业生(签约就业)接受过包括校园招聘在内的各类求职服务;从服务效果看,各类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对毕业生就业均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体有效评价为75.60%。

5-2  2021届毕业生接受各项求职服务的比例及评价

求职服务类型

 接受各类求职服务比例(%)

 求职服务的有效性(%)

校园招聘会

32.76

75.60

线上招聘活动

19.61

求职技巧辅导

19.26

职业发展规划

30.57

发布招聘需求及薪资信息

13.96

(三)改进就业指导和服务永远在路上

调查数据反馈,31.08%的毕业生认为提供的招聘信息不足;23.77%的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21.02%的毕业生认为与就业辅导老师沟通时间太少;15.45%的毕业生认为就业政策宣传不及时;11.97%的毕业生认为报到证、档案等邮寄服务不够便捷;14.08%毕业生认为就业指导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10.8%的毕业生专业课教师对就业指导参与不足。对问卷调查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努力改进,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档次、上台阶、上水平。

    5-9  2021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需改进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四)创新创业调查信息反馈

调查数据反馈,在1094个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中有162人参与了创新创业问卷调查,大家普遍认为创业的主要形式是:互联网+创业、工作室创业、创立公司;对创业帮助最大的活动是:学校和政府提供的创业培训和咨询、假期实习/课外兼职、学校组织的模拟创业活动(创业大赛自主创业的最主要动机是:好的创业项目的召唤、未来的好收入、理想成为创业者;自主创业启动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个人积蓄、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导致创业失败的最大风险是:市场推广困难、缺少资金、企业管理经验匮乏、创业技术水平不高;大家一直认为创业项目与大学所学专业没有关联度。总体分析,高职学生特别是我院毕业生近年来选择创新创业的人数极少、参与度不够,有待于今后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促进就业

四、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

学院坚持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较高。学院2020届毕业生83%实现年终就业,就业布局与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基本相契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旋律;行业布局多元,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领域毕业生就业比例提升;就业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就业竞争力逐渐增强;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合理,获得毕业生较高评价。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高质量人才需求的不断更新,学院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保障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学院要进一步健全专业设置、建设和监测管理机制,推动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制定三方面工作联动,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建立专业预警机制,结合招生困难、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较低专业历年的就业状况、未来的发展空间和社会需求情况,调整专业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另一方面,对部分特色鲜明、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增加招生计划,并按照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强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优势专业链。

五、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关键。近年来,我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坚持质量立校,注重内涵建设,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着力点,依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基础上构建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5-10.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框图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成立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完善由院长办公会议、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务处和系部组成的教学管理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完善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为主的教学标准,完善教师工作规范、教学过程规范和教学文件质量标准;完善期初、期中、期末和专项教学检查质量标准;完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标准。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考试管理制度;加强收集、存储、分析教学质量信息,为教学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建立课程评价、专业建设评价、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教材质量评价,用人单位评价。

(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式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学院毕业生与社会的顺利接轨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促进毕业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学院根据各专业特点、综合社会需求、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就业导向等因素开展人才培养,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有力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践资源等专业内涵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强化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围绕 “三全育人”开展探究与实践,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聚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课堂教学体系,打造全课程育人的格局。

深化“三教”改革,有序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将“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有机融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促进“书证融通”。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聚焦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整合校内资源,重构层次化、模块化、项目化的实验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单项实践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比例达到总学时的70%。构建“四级技能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贯穿于三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学到了专业知识,培养了专业技能,凝练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应用化工技术、酒店管理、建筑室内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4个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为龙头,全面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在各专业的应用,将企业文化、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具有62年辉煌办学历史的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学校前身伊克昭盟师范学校兴建于1959年)载入奔跑的快车道,打造“学校+企业”的“双主体”育人、“教师+师傅”的“双导师”指导、“校内课堂+企业课堂”的“双课堂”教学、“学生+学徒”的“双身份”学习、“学历证书+专业技能证书”的“双评价”的“五双育人”局面,促进学校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交互式、课堂内外结合式、成果导向式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和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六、建立精准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职业规划能力

引导毕业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学生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鼓励学生到国家做需要的地方锻炼自己。发挥职业生涯教研室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体系,规范教学计划,在入学早期针对各系特点深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将职业生涯发展按阶段、就业去向等进行细分,让在校生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制度、工作内容与职位情况,让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以便能准确定位自己,系统地、科学地设计职业发展道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道路,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二)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提供精准就业信息服务

加快就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建设,利用“互联网+就业”模式,针对毕业生不同特点和需求,分类别进行个性化指导,根据意向单位进行重点推荐与指导;总结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毕业生择业相关的规律和趋势,逐步形成对就业市场的重新整合与分级管理,对整体就业形势进行科学研判,改进原有工作方式,为精准就业指导与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实行分类别精准帮扶,提升就业水平

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库,明晰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困难学生名单和类型,分类制定帮扶方案,形成高效、细致和广覆盖的就业援助体系。同时,针对毕业后仍然处于未就业的群体,及时跟踪监测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依据毕业生发展意向情况和就业难易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帮扶,帮助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就业。

(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

为响应国家“双创”号召,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提高其创业成功率,学院需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值于整体人才培养,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协同发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方面,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分层次的递进衔接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创意、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另一方面,依托校内外创业实践平台实现创业指导,通过训练项目的方式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打通“课程-训练-竞赛-孵化”一条龙服务。同时,要积极组织学院师生参与各类竞赛等活动。